论坛新闻

​WNEVC 2022专题论坛交通与能源融合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12-25

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交通与能源的进化史,交通与能源每一次协同创新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促进了科技发展与文明进步。交通领域是耗能大户,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交通是目前实施减排最难的领域之一,是碳排放绝对的减排重点,我国急需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方向抢占战略制高点,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8月26日,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期间,“交通与能源融合”主题峰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峰会由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武平院长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林强、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永平在会场先后发表致辞,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院士、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同济大学明平文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刘建国教授等高校的6位专家学者发表专题演讲,从能源与交通融合的系统安全、水运交通与新能源融合的路径与前景、交通能源融合模式、形态与路径、交通能源融合相关的氢能及供给技术、电池技术等方面做了精彩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 武平

孙逢春院士以“能源交通融合的系统安全问题”为主题发表演讲。他预测交通能源多样化和绿色化确保能源与交通安全;多式联运、重载列车和挂车大宗货物长途运输是交通运输系统高效节能减排必然发展趋势;动力电源化、分布式电驱动轮毂化、车路云网协同化是交通节能减排主要途径;整车分布式纯电驱动控制、运载装备轻量化、高比能高安全动力电池、智能混合动力电源、电驱动轮毂将是电动车辆发展的关键技术;车电分离、换电模式将是汽车技术和运行商业模式变革必然趋势,整车企业应该主动应对、积极支持和参与。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逢春

严新平院士以“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的路径与前景”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绿色、低碳是国内外水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内涵为:交通资产能源化、作业装备绿色化、能源系统网络化。随后,严院士又从船舶、基础设施两方面介绍了水路交通的用能特征、用能形态、用能模式。最后介绍了水路交通与能源融合的关键技术,“风、光、电、氢”多能源系统融合模式及匹配方法、多能源系统的能源捕获与稳定控制技术、大容量氢气“制-注-储-供-用”一体化运行控制与安保技术、多能接入局域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等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新平

贾利民教授以“交通能源融合的模式、形态与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能源与交通作为社会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具有集大成者特征的科技和产业领域,亟需重大变革以引领和塑造经济发展模式。新能源、信息及材料等使能技术与交通系统的融合发展,交通过程联程化、载运装备多栖化、基础设施综合化,是推进我国交通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路径。随后,贾教授介绍了交通能源融合的创新模式,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气化交通系统、基于绿电的氢能化交通系统、基于绿能的无碳化交通自洽能源系统。最后,指出围绕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立足交通与能源现状与发展潜力聚焦三大技术方向:系统总体设计与布局、能源高效率变换与控制、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并提出了交通与能源融合的未来愿景。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贾利民

明平文教授以“氢能技术创新及载运动力发展态势”为主题发表演讲。他首先从经济发展挑战、能源安全挑战和双碳目标挑战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能源动力科技面临的重大挑战。随后,他提出应在交通科技专项部署的同时,部署“氢能技术”科技专项,拟解决电化学过程及其材料与器件构筑、从宏观到微纳尺度传递及其动态控制和氢的单质态与化合态蓄能、释放与扩散等关键科技问题,形成支撑重载交通应用及氢能城镇的成套技术及核心装备,包括:新能源及调峰电解水制氢与规模储能装备、住宅/楼宇燃料电池综合供能设备及氢燃气设施、氢能卡车/机车等燃料电池燃料设施,连接起电力网-管道网-运输网,驱动从区域氢经济到广域氢社会的科技、产业与应用创新。

国家“十四五”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组组长、

同济大学教授 明平文

李泓研究员以“推动交通能源革命的先进电池技术”为主题发表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先进电池支撑“电动中国”的理念,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显著依赖于材料创新,而材料创新持续推动着液态锂离子动力电池不断发展,提出材料创新是电池发展的长期驱动力。随后,详细阐述了固态电池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历程,并介绍了混合固液电解质及全固态电解质电池支撑技术。最后详细阐述了下一代工业4.0级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从混合固液到全固态电池和下一代动力/储能电池发展技术路线。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泓

刘建国教授以“氢能化交通能源供给技术体系”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氢能化是中远途中重载最优交通方案,并介绍了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现状,氢能不仅在汽车领域应用,在轨道车辆领域、航空领域、水运领域目前世界各国也在积极布局,目前氢能在交通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氢成本和碳排放的矛盾、储运加氢新型储运氢技术和用氢燃料电池成本。随后介绍了我国氢气需求及制氢结构,指出我国煤制氢是主流,占比达62%,而未来电解水制氢已具备发展潜力,分析了相关制氢技术优缺点,并对已开展示范项目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燃料电池车未来发展态势,对金属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进行了对比。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刘建国

正如多位行业专家所言,我国交通能源融合理念逐步发展,开局良好,共识正在形成,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科技先行等共同作用已经形成了一批一流的能源交通融合科研成果,实践证明,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赛道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此次专题论坛对行业激发新的增长动能、培育新的产业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关于WNEVC 2022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将于8月26-28日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各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展开研讨。本次大会将包含20多场会议、13,000平米技术展览及多场同期活动,200多名政府高层领导、海外机构官员、全球企业领袖、院士及行业专家将出席大会发表演讲。WNEVC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高规格、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大会,将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明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探索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服务导航